当前位置:唯泰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干细胞有望治疗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下肢血管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LEAD)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达22%-46%,其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增加而逐渐上升。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下肢血管,尤其是中小动脉慢性、进行性发生狭窄及闭塞,同时多伴有肢体感觉神经受损,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发冷、乏力,随即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等,患者肢体远端血供差,一旦合并感染,即成为糖尿病足,如没有积极有效治疗,可出现肢/趾体坏疽,甚至导致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规治疗方法:
当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科药物保守治疗、血管成形术及介入治疗等,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早期药物治疗:可改善肢体缺血状态,减轻疼痛,减轻血管狭窄程度、减缓血管狭窄进程,使患者得到一定收益,但中晚期患者疗效甚微,只能做为其他治疗手段的辅助治疗。
 
血管成形术和介入治疗:快速恢复患者肢体血供,减轻患者痛苦,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手术。
 
介入治疗:管腔再狭窄的概率亦较高。大多数患者中远端细小血管狭窄或闭塞,流出道受阻,血管成形术及介入治疗疗效差,或不能行此治疗手段。
 
治疗新理念:
如何有效地恢复下肢血流供应,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减轻症状、解除痛苦、保存肢体及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治疗性血管生成”是近些年来提出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新理念,血管生成/新生指从原有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游走并形成新的血管网。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特定环境下可诱导生成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多个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促进血管再生、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并运用于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案例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行一项试验,入组了55例2型糖尿病LEA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骨髓组和脐血组。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期间均根据病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戒烟,溃疡清创、局部换药治疗等。
 
 
将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混悬液进行肌肉注射, 1 ml/ 针,每针间距 1.5 cm×1.5 cm,溃疡周围每针间距 1 cm×1 cm。无菌敷料包扎,保暖垫保温,术后 3 天拆除敷料。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小腿肌肉注射。
 
首先关注的是安全性,研究过程中各组肝功能、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均无死亡、肿瘤、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病例报告。
 
我们再来一起看看疗效如何,各组治疗前后有效性指标的比较。骨髓组及脐带血组 12 周时主观指标均逐步降低(P < 0.01),24 周客观指标显著改善(P < 0.01);与对照组相比,12 周时骨髓组及脐带血组主观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24 周时两组主观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客观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也就是说,研究结果表明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小腿肌间注射治疗 T2DM 下肢血管病变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案例2:2002年首次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显示出较理想的疗效,随后国内外多个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疾病的研究相继开展。通过13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与常规治疗方法比较能促进侧支血管增生,增加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皮肤温度及跛行距离,减轻患者静息痛及肢体冷感,并最终降低截肢率。
 
无论从临床客观指标,还是患者自身感觉、生活质量方面,以及最终结局指标截肢率方面,都显示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的优越性。各研究均无死亡、肿瘤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可以认为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远期疗效还有待于大量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12-11 14:53:15  【打印此页】  【关闭
Copyright © 2017 www.vtlif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广东唯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2022117899号